格致经济论坛第81期
发布人:网站管理员  发布时间:2021-05-24   动态浏览次数:10

报告题目:自动化技术进步与中国就业结构变迁:1990-2017

报告人:葛鹏(中国人民大学)

报告时间:2021年6月1日(星期二)上午10:30-11:45

报告地点:商学院大楼218会议室

邀请部门:经济学系


报告人简介:葛鹏,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美国哈佛大学联合培养。所作研究发表在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 Organization等知名期刊,并获《经济研究》编辑部评选为第三届劳动经济学前沿论坛“优秀论文”。


报告摘要:

中国在近三十年经历了自动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不过自动化技术对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实际影响仍需深入研究。一方面,本文首次利用全国人口普查和小普查数据,将就业岗位按被自动化技术替代的难易程度划分为常规/非常规岗位,考察中国在1990-2015年间是否出现就业结构的“两极化”趋势,并进一步将就业结构变化分解为结构效应、倾向效应及交互效应,在此基础上讨论来自劳动力供给和需求侧重要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本文构建了中国地市层面的机器人密度指标,结合地市层面与个体微观数据,构建符合中国机器人技术进步趋势的工具变量,细致地研究了机器人对中国劳动者就业、工资与城市内部收入不平等的影响,以及对不同劳动力群体的异质性冲击,并首次实证检验了理论上机器人对劳动者替代效应逐渐增强的演变趋势,以及机器人应用对生产性服务业的生产率溢出效应。本文对中国就业结构变迁的研究显示,中国在1990-2015年间尚未出现就业的“两极化”现象,虽然常规体力型就业占比大幅下降,但常规认知型就业占比上升,非常规工作的就业份额几乎没有变化。此外,非工作人员占比呈现令人担忧的大幅上升趋势。本文就机器人对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发现,机器人在2009-2017年间对就业总体呈促进作用,但机器人的替代效应在随技术进步逐年增强,并且对劳动者工资的负面冲击已经在制造业显现;机器人对服务业的影响完全体现在对互补性行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就业拉动上;男性和低学历劳动者承受了更大的就业冲击,并且机器人显著扩大了当地制造业的收入差距。本文的研究为考察有关技术进步与劳动力市场的文献做了有益的补充,也为中国在参与和引领新一轮技术革命的同时,缓解自动化技术对劳动者潜在的负面冲击有重要的政策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