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凌云社区基金会举办的“社区基金会的地方经验比较论坛”在徐汇召开。来自上海、北京、深圳、南京、成都五地的社区基金会从业人员和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市区民政局领导参加会议。论坛围绕社区基金会区域比较和社区基金会参与社区治理的模式展开了讨论和分享。
上海市民政局基金会管理处副调研员赵卓群
近年来,社区基金会数量在我国快速增长,上海市民政局基金会管理处副调研员赵卓群介绍,上海共发展了75家社区基金会,覆盖全市三分之一街镇,无论是在政府支持培育、活跃程度和资金体量方面,都居全国前列。2019年,政府将从社区基金会创投、引导社会组织参与垃圾分类、落实税前扣款和免税资格办理,以及打造上海社会组织品牌四方面继续扶持社区基金会发展,使社区基金会成为社区治理的新引擎,社区温度的新热源。
在“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超大型城市管理体制下,社区基金会的兴起给基层社会管理体制增设了新的触发点,社区治理逐步由行政依附性转向多元参与的有机发展。复旦大学刘建军教授指出,社区基金会在纵向的管理体制下,增加了横向的、扁平的、柔性的发展力,形成纵横交错的邻里层圈、服务层圈、党建层圈和共治层圈。在党建引领下,社区基金会从体制架构上促进社区服务供给、关系构建、治理优化和人文滋养。通过社区基金会的链接,邻里汇、学校、商业网点都可以成为社区文化培养的载体。
凌云社区基金会理事长、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唐有财
作为社会创新的社区社会组织载体,社区基金会与社区治理存在着天然的联系,成为服务社区的重要力量。凌云社区基金会理事长唐有财认为要发挥社区基金会在公益慈善资源的在地化、以社区营造来推动街区共同体建设、管理社区公共资产方面的重要功能。基金会先后资助了河道治理、亲子环保教育、困境青少年等十余个项目,培养了“能人圈”“智慧妈妈”等自治品牌。其中“凌云展翅-困境青少年”项目,运用专业化的社会工作方法,为困境青少年提供个案关照、心理疏导、地校联动等服务,促进了这部分群体融入社区。“凌云玩具吧儿童教育”“凌云街道肿瘤患者心理康复项目”分别获得上海市首届“新力杯”社区基金会创投大赛优秀奖和鼓励奖。随着基金会影响力的扩大,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社会资源对社区的支持。2018年,博士视听系统(上海)有限公司,捐赠价值53万元的耳机、蓝牙音箱等物资,上海慕雅酒店、玛雅人探险乐园、Peter美容美发店等先后捐赠了不同形式的服务。社区基金会再将这些服务和物资赠给学校、公益慈善人物、困难人群,盘活了社区资源。
社区基金会在整合市场和社会资源、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社区发展、补充政府公共服务等方面具有特殊的组织优势和历史使命。社区基金会成为社区治理的一个重要支点,在社区基金会这个平台上,为华东理工大学和街道的联动增加了新的维度。它从成立之日起,就刻上了地校融合的烙印。2017年4月22日,在华东理工大学校庆65周年之际,组织大型论坛“社区基金会的运作、问题与对策”,宣布基金会正式启动。在项目服务的过程中,在校大学生也开始主动申请服务项目。“河你相约”“绿水行”等项目就是由不同专业背景的大学生参与。社会学系的负责团队组织、社工专业负责项目策划、化工专业负责河水净化实验。社区的孩子们看到手中的河水逐渐清洁兴奋起来,感染和带动了家庭对社区活动的参与。
社区基金会也成为培育在地社会组织和自组织力量的重要平台,先后支持了智慧妈妈、盆友会、癌症康复俱乐部等自组织。有了基金会的投入,自组织开展的活动更加常态化和丰富多彩,能吸引更多的参与者,进而转化成志愿者。仅“爱予绘本屋智慧妈妈动起来”项目就累计2000多人次参加活动,影响了凌云社区300余组家庭。2018年12月,凌云社区基金会征集公益慈善人物,举办点赞“好人”活动,点赞活动从征集、访谈、采编、录制影像、制作视频都由志愿者完成。这些自组织和志愿团队的培养,既贴近了居民,也为在地服务节约了成本。为了提升社工和自组织的在地服务能力,社区基金会举办了“YOU”讲坛和“LanTalk”项目,邀请公益大咖和优秀居民区书记主任传“经”授“道”。
凌云社区基金会下一步将在党建引领下,深入探索社区资源、挖掘能人和服务社区。街道办事处主任李国荣提出,希望社区基金会能够在积极回应地区问题、倡导社区议题、推动跨界合作方面做出突破和贡献。
原文链接: http://sh.people.com.cn/n2/2019/0416/c134768-32849524.html?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