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W公益慈善教育与实践创新研讨会在我校举行
发布人:网站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9-11-25   动态浏览次数:67

11月18日,由敦和基金会主办,我校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承办的“敦和·菡萏圆桌”2019年第二期暨MSW公益慈善教育与实践创新研讨会在我校举行。研讨会围绕社会工作与公益慈善课程的设计开发、实践探索和公益慈善制度创新与实践等主题展开讨论,吸引了多所高校教师、基金会从业者、相关领域研究者和在校学生参与。华东理工大学MSW教育中心主任费梅苹教授致开幕词。

“社会工作与公益慈善:课程与创新”为主题的研讨环节由华东理工大学MSW教育中心副主任梁昆副教授主持。敦和基金会项目官员叶珍珍以“美国高校慈善教育的经验与反思”为题,分享了美国慈善教育的发展历史,介绍了实地走访了解到的美国四所高校的慈善教育经验。南京大学社会学院研究员胡明作了题为“社工本科慈善创新新课程的经验与反思”的发言,再现了开设本科慈善创新课程的完整过程并分享了经验与教训。费梅苹教授以“案例教学法在MSW公益慈善课程中的运用”为题,介绍了案例教学法在社会工作教育中兴起的背景,回顾了案例教学法的历史、特征、目标和优缺点,并结合青少年社会工作科层运用案例教学法的经验,提出了对公益慈善课程设计和教学的建议。南京工程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张志鹏教授以“面向社会需求的MSW:灵性与专业融合教育”为题,指出“专业+灵性”是MSW的独特定位,社会工作教育要重视灵性视角并对MSW课程设计提出建议。

与会人员围绕社会工作教育与公益慈善的结合进行了讨论和互动。敦和基金会副秘书长孙春苗博士表示,社会工作与公益慈善应该在相互边界清晰的前提下相互促进、相互建构。我校社会工作系副教授徐选国指出,可以尝试从作为“一种职业”“一种制度”“一种文化”以及“一种学科”四个维度构建公益慈善理论与实践体系。

“社会工作与公益慈善:教育与实践”为主题的研讨环节由我校社会工作系副研究员侯利文主持。福州大学社会学系讲师王杰以“福州公益慈善的传统资源与当代运用——MSW公益慈善课程设计”为题,分享了所在院校结合福建地域文化特色设计公益慈善课程的初步成果。新疆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讲师程海源以“新疆社会组织二元结构特征下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改革探索”为题,介绍了新疆社会组织发展现状,将其总结为二元结构特征,进而指出新疆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机遇与挑战。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讲师黄君以“慈善募捐的社会动员逻辑——兼论MSW公益慈善方向学生的培养”为题,分析了湖北省慈善总会退役军人关爱基金会的筹款过程,认为公益慈善课程需重视培养学生的资源动员和整合能力以及募捐筹款能力。上海洋泾社区公益基金会秘书长任艳萍以“社区视角下公益慈善组织及公益人才期待”为题,介绍了上海社区公益基金会总体概况,回顾了洋泾社区公益基金会发展历程和主要运作项目,从用人单位的角度提出了对公益慈善人才的期待。

“公益慈善:制度创新与经验反思”为主题的研讨环节由PIM益启慈善创始人刘青榆主持。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宁玉梅作了题为“从行政管理到嵌入治理:中国慈善政策的演进与发展趋势——基于国家层面政策的量化分析”的发言,她使用政策文献计量的方法分析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慈善政策,认为慈善政策的演进呈现出从行政管理到嵌入治理的特征。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博士后、助理研究员朱志伟以“制度、网络与要素:社区基金会资源动员的个案研究”为题,深度剖析了社区基金会的资源动员过程。上海儿童医学中心陈玉婷以“医务社工创新儿科人文关怀的模式实践与探索”为题,介绍了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医务社会工作的发展历程和将社会工作与公益慈善融合开展的儿科人文关怀实践。

学术工作坊结束后,与会人员就分享者提出的相关论点进行了深入讨论,大家就MSW与公益慈善教育的结合达成了一系列共识,认为要针对性地培养专业人才,促进高校教育与公益慈善人才需求市场的有效联结,促进社会工作与公益慈善的有机衔接和互促发展。

我校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何雪松教授作总结发言。他指出,最近召开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第三次分配”,这为社会工作、公益慈善发展创造了较好的环境。他认为,任何行业的创新与发展都需要年轻人,公益慈善行业最大的优势就是年轻人多,敦和基金会致力于通过公益慈善学历教育来推动整个社会的生态变革,实际上就是从年轻人入手来实现这个目标。公益慈善需要进一步与科技发展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