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公布了研究阐释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立项课题。本次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共批准立项38项,其中上海市有7项。我校获批2项,分别由社会学院曹锦清教授团队和马克思主义学院鲍宗豪教授团队获得。这是我校在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上的历史性突破,标志着我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队伍在获取国家重大项目的整体能力有了新的提升,研究队伍的水平和项目的质量得到高度认同,奠定了我校人文社会科学“十三五”发展的良好开局。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是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层次最高、资助力度最大、权威性最强、竞争最为激烈的项目类别。学校高度重视人文社科的建设和发展,于去年下半年成立了人文社会科学处。人文社会科学处紧紧围绕学校“双一流”的建设目标,以重大项目培育和支持为抓手,全力配合各课题组的申报工作,从项目的申报动员、选题设计、组建团队、撰写课题申报书,以及专家论证等各个环节做好精心服务和全程跟踪,力争提升项目的申报成功率。上述两个重大项目申报团队面向当前国家的重大需求和难点问题,在首席专家的带领下,精心组织研究团队,通过团队成员的分工合作、反复论证,在很短的时间里撰写了高质量的申报书,最终实现项目成功立项。
曹锦清教授团队此次中标的重大项目是《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研究:聚焦人口流入型地区》(15ZDC028),主要聚焦人口流入型地区如何构建与完善全民共建共享社会治理格局。该项目从中国社会转型、中国的大国国情与文化传统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框架和价值目标三个视角展开,既构建关于社会治理的一般理论模型,又立足对中国社会治理创新的政策和机制研究,从而为人口流入的社会治理创新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建议。
鲍宗豪教授团队的重大项目《推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研究:10年来文明城市创建的理论、实践与制度构建》(15ZDC007),则是对其过去十几年关于文明城市研究和实践的深化和发展。该课题基于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当代中国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制度建构。课题主要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战略选择、价值选择、制度选择和实践选择四个方面展开,指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是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一种中国模式。